北洋 · 天大故事(“十八罗汉”篇):记中国仪器仪表工程专家王守融 吴又芝

时间: 2024-07-26 16:12:11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是大巴黎赞助商

详细信息

  王守融( 1917年4月20日 ~ 1966年8月28日),男,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精密机械及仪器学家和仪器仪表工程教育家;中国仪器仪表工程教育和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中国精密机械与仪器仪表学科的创建者之一。他193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留校任教;1945 年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后在加拿大帝国机器厂任机械工程师;1949 年任南开大学机械系教授;1952 年任天津大学机械系教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职;创办了天大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和后来的精密仪器工程系。1956 年,王守融成功研制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计算尺刻线型半自动刻线机。他长期从事精密机械及仪器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发展中国仪器仪表学科与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守融出生于书香世家。他天资聪颖,不到10 岁便从上海私立昌进中学附小毕业。1933 年,年仅16 岁的他即从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航空工程专业。在大学时,他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学冠诸生,因此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他远赴美国与加拿大等地考察,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并在加拿大帝国机器厂任机械设计工程师。回国后,他出任上海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上海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这段从教学科研到工程实践的独特经历,为他日后开拓中国仪器仪表工程教育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应时任南开大学工学院院长的孟广喆教授邀请,32 岁的王守融进入南开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1952 年,因院系调整,王守融成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职,并负责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和后来的精密仪器工程系。为此,他呕心沥血,辛勤工作,贡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和才智。最终,他成为了中国仪器仪表工程教育和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中国精密机械与仪器仪表学科的创建者之一。

  王守融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作出多项重大贡献,这与他有着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信念、勇于开拓创新的献身精神、严谨治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密不可分。20 世纪50 年代初,他在南开大学机械系任教。在讲授金相与热处理课程时,为使学生能观察到金属的金相组织,他遂将生物显微镜改装为金相显微镜,广受学生好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工业生产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计算尺的需用量急剧增多。为解决计算尺的刻线 年就开始研究制造一种半自动刻线机,以使计算尺制造中的刻线工序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由于当时缺乏这一领域研究资料,研制工作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一直到1955 年,第一台样机才制作了出来。

  成功在“久”不在“速”,希望总在梦想中启航。王守融主持研制的半自动刻线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计算尺刻线机,该机器解决了自动不等分刻线 月,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全部设计图样资料被转给南京教学仪器厂,该机器被该厂批量生产。这项科研成果于1965 年被国家科委授予了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1956 年,为开展中国仪器仪表的科学研究与产品研究开发,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天津大学共同商定,在天津大学创办成立了天津仪表研究室。这是中国在高等学校设立的第一个仪器仪表科学研究机构,王守融被任命为该研究室主任。天津仪表研究室除有第一机械工业部派来的技术人员外,还吸纳了校内众多的专家教授。该研究室的研究课题大部分结合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结合了国防和军工建设急需,王守融等科研工作者为推动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科学研究及国防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初,王守融就已成为国内知名教授。在天津大学任教期间,他曾为学生讲授《机械制造工艺学》《仪器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据天津大学精密机械仪器专业1954级学生石振东回忆,王守融的第一堂课就令他耳目一新。课前,他就告诉学生:“一种学科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后,才可以做到完美的境界,《仪器制造工艺学》亦不能例外。我们在加工构成一台精密仪器的各种不同零部件时,必须认真考虑误差的来源、大小及影响等因素。”他讲课时,往往以实验测定为手段,以数学运算为工具,从而总结出了各种不同加工方法构成误差的规律。他备课认真、治学严谨,在课堂教学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科学、分析透彻,深受师生敬仰。

  对于实验课程,王守融也极为重视。他曾对学生说:“学生必须亲手做实验,独立操作实验是学生一定要具有的一项基本技能。一个实验应有预习、实验、总结3份报告。”他对一个实验的3份报告的要求是:字迹工整、清晰,不准修改和涂抹,否则退回重写。王守融要求学生们在做实验时不得有半点马虎和草率,实质上是让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

  王守融的一生,除为祖国科学技术事业腾飞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在仪器仪表工程和计量测试技术等研究领域所作的不懈探索之外,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今,人们追忆大师,挖掘他的更多事迹,其意义绝不仅是为了怀念逝者,更是为了让后来者继续追逐他的足迹,发扬传承他不朽的精神,做科学事业的开拓者。

  吴又芝(1919年6月16日 ~ 1974年7月1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南京;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后转入机械系;毕业后,曾先后在桂林中央无线电厂、成都航空委员会无线电厂、汉口航空委员会空军第八地勤中队工作。1947年,他进入北洋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参与组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他精通精密机械仪器与无线电,在精密计量仪器专业方面享有较高声望。

  他出生在传统家庭,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有心忧家国的君子情怀。他求学西南联大,战火中依然刻苦读书,希望用知识点亮人间的光明。他工作于工厂高校,业务上理论联系实际,博得工友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我国著名的精密仪器专家吴又芝。

  1919年6月16日,吴又芝出生在北京一个传统的旧式大家庭中。这是一个满族家庭,他最初和父母、3个哥哥及2个姐姐住在一起,家住北京宣武门外兵马司中街。吴又芝的母亲在他5岁时病逝,父亲曾任北洋政府的公职人员,后因时局变化而失业。吴又芝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在家督导他读些古书,如四书五经、《颜氏家训》《二十四孝图》等,他都能烂熟于心。大家庭压抑的氛围、母爱关怀的缺失、传统教育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吴又芝养成了沉默寡言、随遇而安的性格。同时,江河日下的社会时局、民间传统文化中君子情怀的影响、病中的父亲心忧家国的声声叹息……这些也都冲击着他静默但并不冰冷的内心。父亲过世后,早熟早立的吴又芝给自己立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救国书”的誓言。为进一步学习深造,他开始补习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科目。1931年,吴又芝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学期间,他与“中国交响乐之父”、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拓者、天津大学教授许镇宇及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袁汝庸、吴植楷等人成为同窗好友,经常与他们一起读书交流及打球、下棋等。当时已经很活跃,但与很多高调的热血青年不同,吴又芝主张“读书第一”“唯读书方能救国”。他一直希望学习一门专业技能,脚踏实地地改造中国。“实事求是,读书报国”是吴又芝在同学们的回忆中留下的深深印象,而这样的风骨与见识从此亦伴随他一生。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当时,吴又芝正值中学毕业,本来报考的清华大学因战火已迁至湖南长沙,所以他只能失学在家。虽然遭逢战乱,但吴又芝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专心在家复习功课。1938年暑假,吴又芝报考了伪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此间,目睹日本侵略者倒行逆施,华北大地惨象环生,吴又芝的内心异常愤懑、忧虑。强烈的家国情怀、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让他无法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上汉奸学校没有出路!当亡国奴没有出路!”吴又芝的内心在呐喊。在这样的信念下,在北平大学工学院入学不足3个月,他便毅然退学。1939年,吴又芝辗转跋涉数千里来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后于1940年转入机械系。课余时间,吴又芝不问政治、不搞业余爱好,却坚持在昆明的“天南”“天祥”等中学兼课,甚至每周日坐火车到城外的塞珠营及桃源村兼课。这种上课与“教课”一起进行的模式,吴又芝从始至终坚持到了大学毕业。在西南联大,从不过问政治的吴又芝却参加过一次。要员孔祥熙不顾香港军政要员和文化名流的安危,却用飞机抢救二女儿的洋狗和财产,引得舆论一片哗然,也让西南联大学生犹感愤恨。他们展开了“倒孔行动”,走上街头对其进行抗议。在吴又芝看来,这些贪污分子不除,报国无望,于是他毅然参加了这次。

  大学毕业后,怀着报国的信念,吴又芝先后在桂林中央无线电厂、成都航空委员会无线电厂、汉口航空委员会空军第八地勤中队就职,积累了大量的一线工作经验。遇上问题不空谈,而是亲自动手解决,体现了他能“武”的一面。1947年,在北洋大学水利系主任常锡厚的推荐下,吴又芝被聘为北洋大学教师。1955年暑假后,他进入了精密仪器教研室授课教书,并负责教研室电学组的教学管理工作。初见吴先生上台讲课,大家都笑谈“来了一位大师傅”。大概是因为吴又芝身高体胖、为人谦和,所以就有了这个不失诙谐的“大师傅”的称谓吧。“大师傅”讲起课来可不含糊。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吴又芝一站上三尺讲台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据当时的学生回忆,精密仪器系的老师大多善于讲课,而吴又芝先生的《机械原理》课尤为精彩,讲得深入浅出,令学生受益匪浅。除做好《机械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吴又芝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他通晓英文、俄文,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文献,了解世界前沿的学科知识。他曾经在《天津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轮廓计的主要线路》《量仪杠杆机构的仪器方程式》等文章。从1959年起,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了一批仪器仪表行业骨干力量,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文革”中,他依然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长期带病坚持工作。1974年7月,他因病逝世,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作者后记: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我们并没找到太多关于吴又芝先生的资料,仅能凭借档案材料和少数师生的回忆来还原这位老先生。他们这一辈儿的学者,生于乱世,长于战火,后又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抓住一切时间去求知、去进步、去提升,这种坚强奋进的精神可以让我们后人学习。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博士后是青年人才群体中最具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7月3日至4日,中央、国务院副总理...

89%的人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