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遨游了303天后,我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参与研制的卫星“南京号”,近日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关部门交接给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今后,当“南京号”运行至学校卫星地面接收站信号可接收区域时,该校师生便能下载数据来进行科学实验。
相较于普通教育,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认可度至今仍显不够。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很大程度上也与职业教育似乎与“高精尖”无缘息息相关。事实上,职业教育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系紧密。目前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慢慢的变成了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社会对“职业教育没有‘高精尖’”的偏见,理应彻底改变。
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研制的“南京号”科普卫星为例。该项目自2021年真正开始启动,成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灯塔工程”,学校为此特地新开设了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聘请相关领域的大国工匠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在从无到有的探索中,学校以卫星研制为“桥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科研院所共享前沿技术与资源的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令人眼前一亮,让参与“造星”的学生收获良多,也改变了人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素质不高的刻板印象。
应当看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部不久前发布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其中,新增专业超过半数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等领域。比如,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就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等专业。“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不但需要一些从事“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将这些“高精尖”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使命。
习一直格外的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今年全国两会上,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教育没有“高精尖”、职校学生“低人一等”的陈腐观念必将成为过去式,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必将在各自的人生赛道上焕发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