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纺织公司投产后,生产经营形势很好。应马里政府要求,在第一期援建工程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再援助马里扩建1万纱锭及相应的印染、针织、轴线设备。具体的是:棉纺纱锭10 608枚、63英寸宽幅布机416台,建成之后年产各种漂布、色布、印花布约775万米、各种棉针织品约64万件、各种丝光缝纫轴线月,中国专家组抵达马里进行专业方面技术考察,中马双方于1971年8月13日对扩建工程规模及产品方案取得一致意见。二期扩建工程从1973年3月实际开工,1974年10月就完成了土建施工和设施安装,并转入试生产,1975年11月移交马里方面。
扩建后的马里纺织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厂房总面积5.4万平方米,由纺织一厂、二厂、针织厂、地毯厂和印染厂等5个分厂组成,当时有“非洲巨人”之称。
马里纺织公司移交后,由于马里缺乏经营管理和纺织技术方面的人才,工厂的生产运营难度也不小。为此,应马里政府要求,中国安排陕西省先后为马里纺织公司组织了9期技术合作,在1973—1978年的5年间共计为马里纺织公司培训了纺织、印染、针织、色织、提花、图案设计、产品设计、设备维修等专业来华实习生15名,这批人日后都成为马里纺织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
1979年,根据两国签订的设备大修协议,中国派出由17人组成的专家组,对第一期援建工程的720台纺织、漂染设备做大修,并对钢筘、梭子、运输车辆、试验仪器做全面整修。设备大修从1979年6月开始,历时1年,于1980年6月全部结束。项目预算是人民币131.2万元,项目决算为人民币123.8万元。通过设备大修,马里纺织公司的织布机恢复了自动性能,细纱、捻线、织机的断头明显减少,使值车工扩大了看台能力,提高了产量,棉纱和棉布产量比大修前分别提高了18%和43%,马方对设备大修的成果表示非常满意。
马里纺织公司扩建完成之后是马里当时最大的国营企业,开创了马里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可以为马里人民每年人均提供2米棉布和印染布,也为马里培养了第一代纺织工人和管理干部,为增进中马友谊、巩固和扩大中国经援成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马里纺织公司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由于产品品种持续不断的增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年年在下降,经济效益显著,仅在1968—1973年的6年中就为马里政府上缴利税约55亿马里法郎(折合人民币2235万元),投产后3年半就回收了全部投资。
马里政府和人民对马里纺织公司这一援建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首任马里纺织公司总经理在开工典礼上说:“中国的援助是真诚的、实惠的、经济的,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盈利。”1973年,时任马里总统特拉奥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谈到外国对马里的援助,我们第一步要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提供的援助数量和有利条件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的因素,马里人民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这点,只要任意问一下过路的马里人,你就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