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天地|30年他用双手放飞中国战机

时间: 2024-04-18 02:07:13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是大巴黎赞助商

详细信息

  由只能在家附近的高坎上心怀向往,以目光追随战机直插云霄越飞越远的小男孩,成长为在铣刀穿梭间亲手参与书写我国战机的辉煌篇章,受邀在国庆大阅兵现场见证战机飞越广场接受检阅的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王刚走过了30年。

  王刚生长的村庄不远处就是航空工业沈飞的飞机跑道,跑道上每一架飞机的每一声轰鸣、每一次腾空,都将王刚与蓝天之间的纽带系得更紧。

  从反复试验让纸飞机飞稳飞远,到拆装家中机器设备积累知识经验;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飞技校,到以技校第一名的成绩入职沈飞,幼年时眼前的呼啸而过战机化作成长道路上不灭的引路星,指引着王刚笃行追梦,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

  王刚在沈飞技校学习的是铣工专业,入职后,他在航空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实习工作。按照往常惯例,新分配的技校学生需要在师傅的带领、指导下锻炼一年才能结束试用期进行独立操作,王刚却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日常认真细致、触类旁通的观察学习,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不到一周就被转为正式职工,开始独当一面。

  面对车间内突然空出的一台铣床,尽管师傅张显育看出王刚是棵好苗子,十分信任他,可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能行吗?”王刚腼腆而自信地回答:“行。”于是他顶了上去。

  面对新机型精密而复杂,无既定规则也无技术参照的部件生产任务,王刚仍然坚定地向师傅回答“我行!”他毫不退缩地应对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暗暗和师傅较劲比谁更早到岗工作,后来干脆把车间当家,以铣床为伴,在工厂扎根。

  大胆又细致,热血又踏实,王刚以这样的工作态度,支撑着每一句“我行”承诺的兑现。

  只有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才能将心血与灵魂熔铸进一个个部件,担当起助力航空利器翱翔守卫祖国海天的铁骨脊梁。

  “上班早来点、工作多干点、平时多学点、产品干好点”,这是王刚多年来一直奉行的工作守则——不论雨雪风霜,他从始至终坚持每天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岗位开始工作;在生产的吃紧阶段、关键节点,吃住在厂房全力保工作已是他的家常便饭;他省吃俭用花费两万余元购买专业书籍,在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中实现自我拔节生长;他把每一件产品都当成精雕细刻的艺术品,累计创造600余项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一定要超过他们。”当王刚在一次交流会上得知,某外国公司的铣床铣削加工精度能达到0.25毫米,而当时行业内通行的加工精度为0.3毫米时,他又开始在心里较起劲。

  王刚采用多点位装夹、小进给铣削的方法,利用收集起来的加工废料先后进行了近百次的装夹试削,持续探索突破精度极限,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在铣削加工中零件刚性差、变形量大、加工尺寸精度和质量很难保证的技术难题,将手工铣削、铰削、镗削加工精度均提高到行业领先水平。

  不仅探索出小孔铰削技术绝活,王刚还能用一把铰刀,通过不同的切削方法和冷却润滑介质的配合,加工出多种不同直径的孔,孔径大小在一些范围内可任意调整,一举解决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产品特殊零件加工的铣削难题,创造了机械加工领域的奇迹。

  “作为青年人才就一定要在航空事业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面对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们唯有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才能打造出性能优良的大国重器。”王刚说。

  2010年9月,航空工业沈飞成立了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王刚班”。

  “王刚班”刚成立,36名班组人员构成复杂,包含中级工和初级工两个工段、刚入职的年轻职工到快要退休的老铣工多个年龄层次。王刚迅速制定班规制度,自费购买相关书籍,利用每天的班会时间对班组成员开展从技能到纪律的全方位培训,并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推进,组织分析日常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难题。

  王刚将自己多年总结积累的知识经验倾囊相授,带领成员们一同研究、携手创新。在一次型号生产研制关键阶段,王刚带领他的年轻团队创造了全部产品“零缺陷”交付的纪录,也镌刻下航空工业沈飞研制的新历史。

  薪火相传越烧越旺,点亮“满园春色”。“王刚班”形成了“点子最多”“精度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四最”特色品牌效应,成为高手聚集的“明星班组”,被誉为“大件班”,先后荣获沈阳市工人先锋号、航空工业“六型”示范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王刚班”班组成员累计9次夺得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冠军,荣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多名成员成长为专家级技能人才。

  目前,王刚继续带领团队以“学习能力强、技术过得硬、不怕苦和累、敢啃硬骨头”的作风,迎难而上,在科研生产的“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坚持对现场问题求助满足“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原因、快速处理问题”的“三快”目标,有力保障了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国峰、小张,你俩带上工具,今天把芳烃装置循环水线点开完班前会,抚顺石化工建公司维修三车间中部班班长付长军就忙着分配巡检任务。说干就干,徐国峰和张守东各带两人,对每条循环水管线进行认真测温、仔细检查、精准判断。

  入冬以来,维修三车间本着“不冻坏一台设备、不冻坏一条管线”的原则,提出“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工作理念,将精益化管理与冬季防冻凝工作深度结合,制定三重负责机制,即设备负责人对班长负责,班长对车间技术员负责,技术员对车间领导负责,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到人,营造一岗双责、有责必究、问题共解、责任共担的冬防工作氛围。

  该车间主要负责维护石油三厂17套生产装置的机泵等700多台转动设备,其中80%机泵有冷却水管线条冷却水管线。车间针对转动设备量身定制《冬季转动设备管理规定》,将“冬季八防”落实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日常巡检外,还根据天气情况实行特护。

  “班长,P1001A泵进项水线堵了,已经处理完毕,后续巡检继续跟进。”巡检完成后徐国峰向付长军汇报。11月以来,该车间共发现冷却水不通、滴漏现象9处,均及时做处理,确保了机泵稳定运行。(张诗晗 赵钰 高炳仁)

  日前,中铁北京工程局西延铁路站房项目组织班组员工,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实地践学。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交流,深入学习“革命薪火、光芒永存”的照金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纪念馆用历史资料、图片、文物和各种现代的展陈技术,分8个单元再现了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通过本次实地践学,班组员工们都收获很大。大家都表示:将进一步立足自身岗位,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董京 张力超)

  “看好工艺卡片上的要求,工艺技术要求几小时就是几小时,交接班的时候都交代清楚了!”每天早晨班前会上,都能听到热处理班班长杨甄凝对班组成员的嘱托。

  热处理班是北重集团特钢事业部109车间无缝钢管热处理工序主要班组,承担着无缝钢管加工的关键环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挤压固然重要,但后续热处理的工艺也是必不可少。”说这话时,班组成员贾新星正在给“新鲜出炉”的无缝钢管测温。“就比如这支管,我们应该保证它入炉时温度不低于550℃,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不行。”

  无缝钢管怎么装炉、何时出炉、出炉又有必要进行什么工序,这都是热处理班每天都在进行的工作,稍微差一点都可能会影响无缝管的质量。

  热处理班严格遵守工艺质量发展要求,在质量上的问题上寸步不让,被别的班组戏称为“事儿多”。

  “总有人嫌我们事儿多,不事儿多怎么行呢?质量这把尺随时等着检验我们的工作呢!”对于这句戏言,班长杨甄凝如此回复。

  “总有人认为热处理班只是个辅助,这样想的人完全忽视了热处理对无缝管的重要性。”杨甄凝说,“每次看到那些因为质量不合格而报废的管件或坯料,我心里都不是滋味,这不仅仅是工作的失误,更给车间造成了损失。”

  为了让每一位班组成员能重视质量上的问题,杨甄凝不厌其烦地在班前会上嘱咐工艺流程、工艺技术要求,把握机会就给班员强调质量的重要性。

  在班长的“唠叨”下,热处理班的每位职工都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份工艺,严格按照工艺技术要求走好每一道工序,对于出现质量上的问题的管件,更是要追根溯源、仔细核对,查出问题所在。

  “事儿多”,与其说是一种玩笑,不如说这是对热处理班的夸奖。(刘婷 杨燕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89%的人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