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足跡看變化】中國科大:奔向科技創新的“星斗大海”

时间: 2024-01-09 00:59:44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是大巴黎赞助商

详细信息

  国际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量子保密通讯“京滬干線”正式開通、“祖沖之號”超導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成功研发……

  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創性科技效果不斷涌現,這背面,是一個又一個創新人才的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本年剛滿30歲的賀羽,別看年紀輕,但在他24歲的時候,就聯合創辦了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首要努力於量子精细測量、量子計算等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創業這麼多年來,讓賀羽感触最深的,莫過於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厚。“我是做量子精细測量儀器的,現在越來越多的身邊小伙伴投身於量子領域,有做量子通讯的,還有做量子計算的,整個量子產業鏈逐渐得到完善。”賀羽說。

  創業階段,賀羽邊學習邊實踐,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先后研发並推出“脈沖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等多款產品。

  讓他頗感骄傲的是,量子精细測量技術應用也從實驗室走了出來,應用非常廣泛。在醫療領域,高分辨率醫學成像可檢測出單個癌變細胞,可用於疾病前期診斷﹔在科研方面,能够解析單個分子的結構,為新藥研發供给更好的基礎﹔還能够對新材料發現、超導研讨等領域起到很大推動效果。

  “過去一款儀器從實驗室到試驗田再到大市場,至少要10年時間,而現在,從技術研發到客戶終端,快的話隻需求2年,效果轉化的速度遠超出我們幻想。”賀羽形象比方道,這就比如過去走的是鄉間小道,現在開始走上了高速公路,并且路途越來越寬。

  和賀羽一樣,同樣畢業於中國科大的榮星,早在大三的時候,就接觸了量子力學。這對當時的榮星來說,便是一個不知道領域。

  “讀研的時候做實驗,當年是要儀器沒儀器,要樣品沒樣品,科學儀器都在國外,花錢也未必能買得來,科研條件便是一個難字。”榮星慨叹道,中心技術買不來。

  正是為了爭那一口氣,近年來,榮星專注自主研發磁共振中心技術和裝置,完成了不同波段脈沖順磁共振譜儀的研发,用戶包含中科院化學所、清華大學、上海第九公民醫院等科研院所。

  上學在中國科大,作业同樣在中國科大的榮星,现在已經是物理學院的一名教授。

  近年來,中國科大引育並重,深化實施“學術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青年創新促進會”“仲英青年學者”等支撑計劃,支撑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2016年以來,學校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不重復統計307人,現有高層次人才569人。

  能够預見,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一撥又一撥科技效果的落地轉化,中國科大正加快奔向科技創新的“星斗大海”。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89%的人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