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02 19:44:28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是大巴黎赞助商
凭借“一站式”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广电计量为国产大飞机等“国之重器”提供了技术支撑。图为正在进行整车电磁兼容检测的十米法电波暗室。
“对于企业来讲,创新体现在制度、技术、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源。广电计量从早期改制市场化运作,到推行混改,到完成股份制改造,现在A股成功上市,可以说,都是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结果。”
“从国产大飞机到阅兵装备,从北斗卫星到新能源汽车,从地上的土壤到端上餐桌的食物,广电计量都可提供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保障,这是我们作为国有技术机构的担当,也是高端技术服务能力的体现。”
11月8日,广州无线电集团旗下核心成员企业——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电计量”,股票代码:SZ 002967)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成为2019年广州市国资系统首家A股上市公司,迈入“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新发展阶段。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明显地增强我们国家的经济质量优势,是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举措。
要全面提升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从“国之重器”到衣食住行,从高端制造到绿色发展,不能离开计量检测。它被誉为“工业的眼睛”,也贯穿于各行各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通过计量和检测技术,不难发现仪器设施使用和产品设计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质量优化。
在国内近4万家各类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中,年度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却不足千分之一。计量检测为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要怎么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有综合化计量检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广电计量从内部计量室发展而来,从2002年起步,通过持续机制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营业收入从不足300万增长至2018年的12.28亿元,公司员工从9人增加到4000多人,已拥有计量校准、产品检验测试、产品认证及技术培养和训练与咨询等“一站式”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
时代背景赋予了计量检测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呼唤其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支撑质量提升,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从一家老牌国企内部的计量实验室,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化的计量检验测试的机构,广电计量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创新之路。
“作为集团自主培育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广电计量的快速地发展也是集团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驱动的一个很好例子。”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洲说。上个世纪60年代,广电计量是广州无线电厂(广州无线电集团前身)内部一个配套计量实验室,与广州无线电厂一同经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市场经济初期,随着当时的广州无线电厂迎来转型阵痛,其计量实验室也面临生死选择。
面对变革,杨海洲说:“对公司来讲,创新体现在制度、技术、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之源。广电计量从早期改制市场化运作,到推行混改,到完成股份制改造,现在A股成功上市,可以说,都是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结果。”
2000年前后,无线电集团根据当时面临的内部困境和外部形势,在政府主导下依法依规对旗下海格通信、广电运通等主要骨干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2002年,在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下,计量实验室改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计量机构广电计量,由内部服务重点转向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
2009年,在政府和集团的主导下,广电计量进行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体制改制,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同时,增资扩股引进了核心经营管理层持股。“核心管理层持股充分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这一举措,核心骨干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进而搭建了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了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杨海洲说。
伴随着体制的变革,市场化机制也随之建立完整。他表示:“我们的资源的投放和调配一切向市场看齐。市场在哪里,我们的业务办事处、业务分公司就驻扎在哪里,并随之建立配套实验室基地”。同时,伴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广电计量还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不仅是骨干,公司与各级管理人员签订经营责任状,从普通市场人员到公司管理层均承担经营指标;年底用业绩说话,把工作业绩与员工年度奖励、评优评先、晋升直接挂钩,针对业绩持续不达标人员实行末位淘汰、降薪降职考核。
据介绍,这些措施充分激发了其员工干事业的斗志和激情,形成了充满了许多活力的企业氛围。尤其是在用人机制方面,广电计量实施“能上能下”原则,以透明公正的方式选人用人,从市场、技术到职能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均实施一年一聘、竞聘上岗制度。
从2006年开始,广电计量已连续13年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1600多人次竞聘,1100多人竞聘成功,公司70%管理人员由内部晋升脱颖而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广电计量从2002年成立之初仅9名正式员工,到现在拥有4000多名员工,集结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快速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杨海洲表示,正是体制机制创新陆续释放红利,让广电计量实现弯道超车,迈入快速地发展的快车道。“广电计量的体制机制创新紧跟改革时代步伐,与国企深化改革同频率、共节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推行检验测试认证机构改革的时期,希望能为广州市、广东省甚至全国的机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他说。
《2018年度全国检验测试服务业统计简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39472家,其中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机构37家。2018年,广电计量营业收入突破12亿元,成为国有综合化计量检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
科技创新是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产品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对提升公司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截至2018年底,我国检验测试机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10.5亿元,较2017年增长18.21%。伴随着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的考验下,广电计量如何从昔日“呛水者”变为市场“弄潮儿”?
在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广电计量董事长黄跃珍看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是又一“法宝”。“广电计量是无线电集团‘高端现代服务业’战略的重要支撑板块之一,作为一家定位高端的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创新能力引领着我们的发展。可以说,省了技术创新的钱,就是断了明天的路。”他说。
一直以来,广电计量持续加强高端战略行业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2002年成立之初,公司仅提供单一的计量校准服务。后来,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资质能力建设,通过了CNAS、CMA、CATL、CB实验室等权威资质认可,目前已构建了计量校准、产品检测、产品认证以及技术培训与咨询等“一站式”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体系,服务的产业领域也由单一的通信行业逐步拓展到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食品、农业、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从国产大飞机到阅兵装备,从北斗卫星到新能源汽车,从地上的土壤到端上餐桌的食物,都能够提供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保障,这是我们作为国有技术机构的担当,也是高端技术服务能力的体现。”黄跃珍说。
不仅是服务能力,科研项目和技术专利也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2014年,作为广电计量瞄准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部署产业计量检测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广电计量技术研究院成立。
据了解,通过成立技术研究院,广电计量集结了一支以专家、博士为核心的科研攻坚技术队伍,在北斗导航、无人机、高铁、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前沿性产业加强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广电计量每年将超过10%的营业收入投入到上述新领域、新技术的开发,逐步建立技术话语权。
广电计量招股说明书显示,自其成立以来,累计获得46项发明专利授权,17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1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并主导、参与编写了多项行业、地方标准,系列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客户产品研发和生产各环节。
此外,广电计量还善借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先后与中国计量大学、江南大学、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等众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达成“检学研”战略合作,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方法研发,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比如,我们和江南大学于2017年达成的战略合作,共建了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至今已经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多个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与准确鉴别技术的科研项目,共同合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合作成果。”黄跃珍说。
“创新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外部社会和客户的需求,才能引领行业发展。”广电计量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敦鹏介绍,不仅是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不断进行的服务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让广电计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
由单一的送检计量逐步拓展到提供上门现场服务、驻厂委托服务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广电计量这些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的多样化服务模式,极大优化了企业客户的服务体验。
“‘下厂计量’是我们率先推行的特色服务模式。它基于客户的需求产生,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黄敦鹏说,“以前很多客户把仪器送检给计量机构后,往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拿回来。而没有仪器就不能开工,其中的不便和经济损失可想而知。”对此,广电计量在改制成立之初便全面研究了传统计量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及客户的需求痛点,当时针对性推出下厂现场计量、取送计量和“五个工作日”等服务,极大地缩短了仪器校准的时间,不耽误企业正常生产,最终快速获得客户广泛认可,从而抢占市场。
如今,在“5G+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创新的发展趋势下,广电计量继续紧跟潮流,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推行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推动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广电计量已搭建起覆盖九大核心业务的管理系统,以及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五大管理平台,实现了从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到财务核算等全业务流程闭环管理信息化覆盖。
同时,广电计量还大力开发运用自动校准、自动检测、远程测试、并行测试等智能测试技术,通过降低送样、测试、沟通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损耗,提升测试效率和效益,保障客户生产研发周期和产品质量提升。
除创新服务模式外,广电计量还摸索打造了一套全国一体化经营管控模式。“‘一体化’意味着所有的实验室都执行统一的标准,保证每个地方的市场、技术、职能等各个部门都能快速响应,做到统一号令、‘全国一盘棋’。”黄敦鹏说,业务模式与服务模式的统一性让公司更好为各地客户提供标准统一、快捷的计量检测服务,构筑了核心竞争能力。
他还提到:“作为一家计量检验测试的机构,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关键,只有客户信任我们的数据,才有价值和市场。因此广电计量在发展中始终把数据放在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看成是成长的‘生命线’。”
据介绍,广电计量在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不遗余力,严控内部质量。比如,建立内部诚信体系,与每位技术人员签订诚信承诺书,让质量红线意识贯穿技术服务全过程;将每年的4—5月作为公司质量月,开展质量保证承诺宣誓等系列活动;还在公司内部实施常态化的飞行检查等。“只有我们本身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才有可能带来被检验测试产品质量上的优势,才能最终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敦鹏说。
回顾广电计量的发展历程,从内部计量室改制公司,经历半个世纪的技术沉淀;到持续变革创新,走出规模化品牌发展之路,随着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深化,广电计量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广州无线电厂(国营第七五〇厂)由于生产经营需要,设立了“无线电计量室”,这便是广电计量前身。
广州无线电厂遭遇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阵痛,至1992年底,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内部计量室也前途未卜。
国营第七五〇厂的“电子工业部电感专业参数计量站”更名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602计量站”。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广州无线电厂易帅重整,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解困转制,通过实施一系列代表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于1993年扭亏,1994年实现盈利,1995年成立广州无线电集团,其内部计量室也迎来了变革振兴的曙光。
国营第七五〇厂的“电子工业部电子602计量站”更名为“信息产业部电子602计量站”,蓄势待发。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成立后,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被进一步明确,强制性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界限逐渐清晰。在这一政策背景下,2002年5月,无线电集团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发展和做强做大企业,将内部计量室改制成立广州广电计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转向市场化运作。
成立初期,国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也被准入国内市场,由于其发展历史悠久且拥有强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再加之强制性检测依然占据了检验检测市场的大壁江山,国有第三方检验检测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广电计量瞄准计量检测行业中检测周期长、部分仪器不便移动的问题,率先在行业内实行“下厂计量”服务、“五个工作日”等服务模式,快速抢占了华南市场。
此后,广电计量紧贴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态势,开启了综合化能力建设之路。2007年投建RoHS、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实验室,逐步切入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化学分析等产品检验测试服务领域,开启一站式计量检测能力建设新征程。
广电计量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核心经营管理层持股,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同时成立全资子公司山锋测控,正式切入测控产品研制领域。
广电计量完成股份公司改制,更名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开启资本化运作。
广电计量在长沙、无锡、天津、郑州等地建立第一批计量检测基地,启动全国基地战略布局。
如今,广电计量正向打造计量检测行业龙头企业和国际一流品牌计量检验测试的机构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目前,广电计量在全国设有23个综合性计量检测基地和50余个分子公司,可提供本地化和“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