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耕耘自动化拓斯达:产业升级设备受益自主可控机床崛起

时间: 2024-07-06 02:38:25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是大巴黎赞助商

详细信息

  公司创立于 2007 年,由注塑机周边辅助设备起家,随后依据市场需求推出模温机、机械手、注塑机用中央供料系统,形成围绕注塑机的全套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在细分产品领域成为头部厂商。

  2014 年公司组建自动化团队,深度挖掘工业机器人使用场景,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2015 年真正开始研发多关节机器人,同年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切入智能能源和环境管理行业,承接生产环境相关业务;2017 年于创业板上市;2020 年组建 CNC 事业部,并于 2021 年控股埃弗米,正式拓展数字控制机床产品线。

  2021 年公司形成智能能源和环境管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字控制机床四大板块,为提高管理效率,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重大改革调整,形成前台销售战区、中台事业部、后台职能部门的协同作战架构;各事业部聚焦细分赛道,独立运营核算,由规模主导的粗放管理转变为利润与现金流主导的精细化管理。

  管理团队持股超 43%,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活力。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创始人吴丰礼持股 33.93%,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副总裁杨双保、黄代波分别持股 5.3%、4.26%,管理层合计持股 43.49%。

  公司于 2021 年进行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为包含董高监、核心研发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在内的 426 人,授予股数占当期股本总额份比例为 1.74%,针对全体持有人设置个人绩效考核指标,激发员工的斗志与活力。

  四大核心业务助力公司发展,分为产品+项目两类。产品是核心竞争力,项目是创收和规模扩张的渠道。

  ① 工业机器人:产品品类包括 SCARA 机器人、六轴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等;② 注塑机及配套设备: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具备向客户提供全套注塑机生产解决方案的能力;③ 数控机床:子公司埃弗米为主,产品有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沿用欧洲前沿技术,各项参数指标达先进水平。

  ①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企业具有经验比较丰富的设计团队与多项工程建设安装资质,服务 3C、锂电、光伏等行业的厂房建设;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为新能源、3C、光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头部客户提供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平台化优势,可深度挖掘头部客户的真实需求,可延伸空间大。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作为业务前端,在下游客户在最开始投产建厂时就开始接洽,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生产制造需求,并且与客户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进一步导入自动化业务奠定基础。

  当下游客户在建设生产线时,企业能提供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进一步地,企业能配套销售注塑机、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机床等标准化自动化产品,将客户价值发挥到最大。

  扎根高景气细分赛道,充分挖掘头部客户价值。公司主要下游领域为 3C 消费电子、锂电和光伏赛道,下业格局集中,头部客户价值高。这三大的行业的共同特点为行业空间大、景气度高、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因此公司的大客户收入贡献增量较大。

  2021 年前五 大客户分别贡献收入 9.7 亿元、2.2 亿元、8650 万元、7801 万元和 7009 万元,合计占收 入比重 43.23%。各赛道具有结构性机遇和长期发展空间,持续贡献增量。

  1)3C 消费电子领域:立讯精密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21 年贡献 9 亿元收入。公司与下游头部客户长期合作,受到充分认可,尽管行业近两年景气度较弱,但公司份额反向提升,未来 2-3 年国内 3C 头部公司可预见性的将在海外投资建厂,公司将受益海外扩产业务需求,不具备出海能力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公司的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实现“量价齐升”。

  2)锂电领域:行业头部客户扩产需求旺盛,企业主要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机械手、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和服务,公司与头部客户均有合作,包括 ATL、CATL、亿纬锂能、比亚迪、蜂巢能源等。

  3)光伏领域:企业主要提供绿能服务,主要客户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光伏扩产需求旺盛,CPIA 预测 22-25 年均新增装机量或超 75GW(21 年 55GW),有望在未来 2-3 年贡献较大增量。

  2021 年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利润短期承压。公司 2021 年年实现营业收入 32.93 亿元,同比增长 19.5%,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同比减少 87.42%。

  1)产品营销售卖结构改变,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毛利率降低:2021 年高毛利业务口罩机及相关设备基本终止(2020 年贡献约 13 亿元收入,毛利率高达 69.4%),低毛利业务-自动化产线和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的收入及占比大幅度的提高,设备类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毛利率有一定下滑,多方负面因素导致 2021 年毛利率低至 24.54%,同比降低 24.78pct。

  2)商誉及存货计提减值损失合计 1.3 亿元,对净利率造成-3.9pct 的影响,其中商誉减值损失(0.5 亿元)来自全资子公司野田智能,存货减值损失(0.7 亿元)大多数来源于原材料和项目的合同履约成本;

  1)项目类业务包括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2)子公司埃弗米从 21Q4 开始并表,截至 22H1 实现收入 0.98 亿元,Q3 持续贡献增量收入。

  2021 年底,公司逐步优化组织架构和考核方式。公司整体架构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层——前台为营销战区、中台为各大事业部、后台为职能部门,前台、中台、后台协同作战,各事业部在各细分赛道上高度聚焦、确保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层面利用自身资源,使各赛道形成市场、管理和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充分协同。

  各事业部独立核算的运营机制,按照“确保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路,管理更为精细化、高效率。

  2022Q1-Q3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占比为 9.79%,较去年同期下降 4.08pct。 重视人才引进,人均创收持续提升。

  2021 年,公司在人才结构上进行了调整优化,核心人才团队由公司内生的优秀人才、同行业领域技术专家、大规模的公司高品质人才等组成,组织能力进一步强化,实现了在赛道、产品、管理、文化的同步持续升级。2021 年公司在职员工 2893 人,人均创收 113.82 万元,人均利润 2.35 万元。

  图 8:2021 以年来费用率显著下降 图 9:公司规模持续扩大,人均创收突破百万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 1.42 亿元,占收入比重 4.3%,研发人员 985 人,占总人数的 34%、底层技术储备研发围绕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和注塑机,关键攻克底层零部件,包括机器人控制器、注塑机控制器、五合一伺服驱动器、电液伺服驱动器、面向数字控制机床、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应用的高性能、轴数可灵活组装的模块化驱动器、视觉定位算法、视觉相关性匹配、视觉平台等。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号,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 659 项,其中发明专利 63 项,各类软件著 作权 77 项,另有处于实审阶段发明专利 202 项。

  机床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部件的机器,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的品种、质量和加工效率对各种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床加工范畴极为广泛,品类繁多,覆盖切削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加工工艺。一般机械制造中,机床承担的加工工作量占机器制造工作总量的 40%-60%。

  五轴数字控制机床是机床中的“金字塔尖”,技术壁垒最高,象征着制造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五轴联动是指机床直线轴 X、Y、Z 及旋转轴 A、B、C 中的两轴,五个轴同时运动,任意调整刀具或工件的姿态,专门用于加工空间复杂曲面和多面体。

  五轴数字控制机床的工作原理复杂,涉及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因此技术壁垒极高,最开始诞生于军事领域,是用于加工叶轮、叶片、重型发动机转子、汽轮机转子等高精尖零部件的唯一手段。由于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因此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的磨具、精密仪器开始采用五轴数字控制机床进行加工。

  目前,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已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仪器、高精度医疗设施、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我国五轴数字控制机床行业面临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军工需求旺盛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等重大机遇,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1)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高端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下业对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五轴机床对三轴机床既有补充也有替代:当加工零部件的层次结构、曲面很复杂时,三轴机床不足以满足加工要求,五轴机床则可对多线型、异形曲面等特点的高复杂性零件进行高效高动态、高速高节拍的加工;当五轴机床可以替代多台三轴机床工作时,一致性、稳定性、加工效率和降低物料损耗方面的性能更优,推动部分下游客户用五轴替代三轴。

  2)军工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军工领域的加工要求比较高。在航空航天、军工等特殊领域,许多关键零件的材料、结构、加工工艺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加工难度,高速、高精度的五轴数字控制机床是唯一的加工方式,并且国内外对相关这类的产品和技术的来源属地有所限制,催生了大量国产化需求。

  3)汽车电动化浪潮推动五轴数字控制机床需求爆发。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序更加精细化、高难度,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传统由多个零件组成的部件向单一零件整合,零件加工特征由平面转向空间,如电池托盘、副车架、一体化车身、控制器壳体、电机壳体等,催生了大量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加工需求。

  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21 年全球机床行业产值达到 709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5072 亿元),我国机床产值 218.14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1561 亿元),占全球机床行业总产值的 31%;消费额 235.88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1687 亿元),占据全球 34%的份额。其中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市场占机床整个市场占比不到 10%。

  中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高端五轴数字控制机床的国产化率低。我国数字控制机床企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占比虽在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8 年我国低档数字控制机床国产化率约 82%,中档数字控制机床国产化率约 65%,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国产化率仅约 6%。

  目前国内高端功能部件基本依赖进口,使得我国机床行业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我国机床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产高端机床的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五轴数字控制机床格局集中,主要由欧洲、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参与竞争,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德玛吉、山崎马扎克、哈默、格劳博 Grob 和日本斗山机床等,市场前五大公司占据 62.44% 的市场占有率,前十大公司占据 81.61%的市场份额。

  国内能够自产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的公司更为少数,格局集中,主要有科德数控、埃弗米(拓斯达)、北京精雕、纽威数控、海天精工、国盛智科等,目前产能均为数十台到百台级别。

  从国家安全方面出发,实现高端机床的自主可控是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 2016 年以来,国家持续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机床全产业链发展。2016 年 3 月,“十三五”规划将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列入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而后中央及地方密集出台有关政策。政策覆盖全产业链环节、零部件性能、产业目标等全方面,助力我国数字控制机床全产业链快速崛起,逐渐缩短与日德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埃弗米创始团队深耕五轴数字控制机床二十余年,创业以来进步斐然。2020 年 11 月,拓斯达组建 CNC 事业部,拓展数字控制机床产品线 月,拓斯达收购埃弗米 51%的股权,开始聚焦发展五轴数字控制机床业务。

  埃弗米的创始团队深耕五轴数字控制机床二十余年,具备国际龙头公司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机床零部件的研制能力,2014 年开始创业,带领技术团队快速完成 0-1 的研发过程,开始产品系列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之路。

  目前公司产品覆盖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龙门高速加工中心、高精度滑块磨床、高速石墨加工中心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主要下游领域为航空、航天、军工、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

  埃弗米已推出系列化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产品,包括 GMU800/600 天车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GMU750/400 定梁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HMU140P 卧式头台分离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GMU2518 跨轨式双摆角铣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对于不同的下业与场景需求,适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加工机床。

  目前多款机床产品处于研发阶段,依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2022 年下半年将推出 DMU300 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主要使用在于医疗、汽车零部件、叶轮等高效高精度等加工领域;预计 2023 年推出 HMU1500 卧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主要使用在于较大规格叶轮、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等加工领域。

  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技术壁垒极高,核心部件的自制率和性能反映企业的技术水平。

  五轴联动数字控制机床的核心技术为多轴联动技术、误差补偿技术和电机驱动技术等,核心功能 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主轴、铣头、转台、刀库等,各部件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目前全球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基本被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垄断,国内部分企业逐步攻克有关技术,但相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靠性、数控系统功能等方面存在比较大差距。

  埃弗米的主轴采用欧洲高端技术:通过有限元分析及优化的轴承跨距,实现主轴的最佳刚性、稳定性及运转精度;主轴前段采用甩水环+组合迷宫+气幕密封技术;机械主轴采用独创的轴心冷却和环向喷射技术,有效控制轴心热伸长,转速达到业内顶配水平 20000RPM,冷机到热机 0.015MM,暖机后长时间工作轴心稳定在 0.001MM。进一步稳定主轴切换不同工况后的温度场,提高刀尖稳定性,加工零件可获得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

  埃弗米转台采用欧洲高精度齿轮传动 GTRT 技术(A/C 轴为伺服电机+斜齿齿轮),结合齿轮消隙技术,自主设计摇篮式转台。转台支撑于底座立璧,导向刚性强,精度高,适用重型铣削,包括钢材、钛合金等高硬度高韧性材质。齿轮驱动转台相较于 DDR、涡轮蜗杆、滚子凸轮等驱动方式,具有高扭矩、高精度、低能耗、长寿命优势。

  埃弗米双铣摆头适用于龙门架构的五轴机床,相比摇篮式转台,能够承载和加工更大重量的工件,适用于加工大型磨具、汽配、产业机械等复杂多面零件。

  双摆头的 A/C 轴为双牙帮齿轮消隙传动,刚性强,搭配公司自研的扭转阻尼结构,铣头体的扭转振动降低,双摆头带有刹车油缸,切削性能卓越,精度稳定性高。

  A 轴回转角度为±120°,C 轴回转角度为±360°,两颗大交叉滚子轴承作为转轴支承,能同时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径向力、倾覆力矩及混合力矩,且回转精度高。

  埃弗米基本搭配西门子/海德汉数控系统,提升机床数控性能。西门子的数控系统具有强大的数字控制机床控制平台,具有简单可互动、丰富循环、加工前仿真确保可靠性、刀具管理高效率等特点。海德汉的数控系统适用于铣床加工,具备智能加工、车间编程、检验和优化机床精度、自动加工、多功能加工、设计合理和用户友好、准备时间缩短等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零部件变革和一体化压制新工艺,或将颠覆机床行业格局,埃弗米重点布局新能源车赛道,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1)新动力总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由电池+电机+电控组成,取代了传统燃油车内燃机,因此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等零部件不再实用,使得铣削、钻孔、镗削、螺纹加工、磨削、珩磨等多种复杂的金属切削加工工艺也不再应用。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零部件及加工方式发生巨变:电池托盘、电池壳体、电机壳体、电机端盖、电机变速箱端盖/底壳、电控外壳和电控箱上盖成为主要零件。

  2)新工艺:传统汽车车身采用冲压+焊接工艺,新能源汽车采用一体化压铸,颠覆传统加工方式。

  受益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零部件等行业高景气度,2022 年上半年公司数控机床业务实现 0.98 亿元出售的收益,已超过2021 年全年收入,订单持续增加,目前依然保持供不应求的产能饱满状态,22 年全年出售的收益有望实现翻倍增长。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埃弗米在手订单超过 1.5 亿元。

  2021 年公司通过扩充生产场地、优化生产流程,产能有效提升,实现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出货量 64 台,同比增长超过 68%。

  2022 年,公司增设华东生产基地,大多数都用在生产 HMU-140P 及 GMU-2518 等专用大机型,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钛合金、高温合金加工以及精密大型汽车模具加工等。2022 年上半年出货量 47 台。

  目前,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在建中,用地约 68.59 亩、总建筑面积约 9.33 万平方米,完工后,大部分场地将用作数字控制机床生产基地,届时数字控制机床产能将得到进一步大幅提升。

  注塑机是重要的塑料机械,下游领域广泛,市场主要随宏观经济和消费需求影响。注塑机是一种塑料机械,用于将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注塑机的下游领域十分普遍,包括家电、汽车、建材、医疗、家居、3C、包装材料及其他塑料制品行业。

  根据 GrandView Research 的数据,2025 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223.23 亿美元,其中中国约有 37.1 亿美元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市场,占全球市场占有率的 16.6%。

  拓斯达起步于注塑机周边辅助设备,2008 年凭借高性能模温机快速打开注塑机辅机市场,2010 年切入配套设备机械手(直角坐标机器人),根据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2012 年拓展中央供料系统业务,2020 年公司购买亿利达注塑机部分资产,延伸至注塑机主机。

  目前,公司形成注塑机全套产品和应用方案。注塑机主机产品最重要的包含 TM—中小型伺服机铰式注塑机、TH—全自动伺服节能液压锁模注塑机、TE—全电动精密注塑机三个系列;辅机产品有三机一体、模温机、中央供料、模具保护器等多个系列新产品,产品用途涵盖原料除湿干燥、原料输送、模温控制、模具保护等注塑生产的主要环节。

  注塑机业务的收入规模和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的注塑机业务收入为 5.2 亿元(不包括机械手),占总收入份额为 15.8%,同比增长 121%,毛利率 29.72%,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为 2021 年注塑机主机业务贡献收入 2.3 亿元,2020 年仅为 0.7 亿元。

  毛利率较低,为 14.77%,根本原因是主机仍处于发展早期,业务规模较小,场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等费用前置,盈利空间受到挤压;随着未来业务规模增加,规模效应逐步释放, 主机毛利率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公司在注塑机辅机领域市场占有率高,深耕十余年时间, 积累大量客户资源,注塑机主机有望凭借已有客户渠道,取得快速成长。

  工业机器人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相关成本、提升产品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对环境恶劣、危险度高、重复性大、精准度要求高的工作而言,应用价值则更为显著。

  按照结构来分,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包含多关节机器人、SCARA 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按应场景分,包括焊接、喷涂、搬运、洁净、装配机器人。

  据 IFR 数据表明,2020 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为 27%,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21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48.7 万台,其中亚洲市场、欧洲、北美为主要市场,分别占比 73%、16%和 10%;2021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26.1 万台,近五年 CAGR 高达 25%,2020 年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国产化率为 27%,国产机器人技术薄弱。

  参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数据,多关节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技术难度最高,2020 年国产化率为 23%;SCARA 机器人大多数都用在 3C 电子、锂电和光伏等行业,对机器人负载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较低,但对速度要求比较高,国产化率 18%;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的技术壁垒较低,空间空间较小,国产化率分别为 82%、61%;协作机器人我国与外资品牌差距较小,国产化率最高。

  公司工业机器人&集成业务以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 机器人、自动化集成产线为主,同时六轴机器人、并联机器人产品已推向市场。其中:

  1)SCARA 机器人品类较多,2021 年出货量超过 1000 台,同比增长超过 100%;2022 年上半年签单量近 1000 台,出货量超过 1000 台,增速 150%+;产品大多数都用在 3C、包装等行业;

  2)直角坐标机器人主要与注塑机业务配套销售,从 2010 年开始销售,目前在注塑机领域的市占率已达到较高水平;

  3)自动化集成产线C、光电、智慧物流、汽配等领域公司可以提供自动化解决方 案,下游客户包括伯恩光学、立讯精密、宁德时代、欣旺达、新能德、亿纬锂能、蜂巢能 源、珠海冠宇、多氟多、捷普绿点、裕同科技等。

  4)在零部件自制方面,公司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均为自研,伺服驱动器正在研发当中。

  2021 年工业机器人&集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1.17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 34%。毛利率 29%。2020 年该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有一定脉冲式增长,主要由于口罩机及相关设备销售贡献约 13 亿元收入,且毛利率高达 69.4%,该业务 2021 年及以后基本终止。

  剔除口罩机业务,2021 年工业机器人&集成业务同比增长 80%。其中,工业机器人实现收入 5.2 万元,同比+35.75%,自动化集成业务收入 5.9 亿元,同比+154.11%。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简称“绿能”)属于建筑机电类项目业务。该业务主要是针对下游客户建厂时,按照每个客户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需求及布局规划,为其量身能源与环境管理系统综合方案,包括空气调节系统、动力及照明系统、工作环境参数的监测报警消防和通讯系统、人货流系统、工艺管路系统、常温和低温制程工艺水系统、CDA 等。

  下业主要为 3C、锂电、光伏,客户包括立讯精密、亿纬锂能、珠海冠宇、晶澳科技等。团队总人数为 300 余人,含销售,设计,资深设计,项目运营团队 200 余人(中高级工程师,一级/二级建造师),采购团队,后台支撑管理人员,长期协作专业施工团队 1000 余人。

  绿能业务属于项目制,订单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2021 年在下游头部客户投资建厂需求的拉动之下,实现营业收入 15.11 亿元,同比增长 196%;2021 年该业务毛利率 18.91%。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处于制造业生产前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拓斯达了解下游客户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规划,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公司对客户销售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字控制机床等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形成协同效应。

  盈利预测是由公司四大业务的收入预测汇总而得到的,公司各业务预测具体如下:

  下游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锂电、光伏等行业的头部客户,随着消费电子厂商海外建厂、动力电池国内外扩产、光伏国内外扩产,下游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营业收入分别是 25.0、30.0、30.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5.0%、20%、0%;海外毛利率一般高于国内,且消费电子行业的毛利率较高,占比有望提升,预计 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别 16%、17%、18%。

  该业务受到通用自动化行业的影响较大,2022 年上半年景气度低迷,下半年逐渐复苏,预计 2023 年通用自动化行业景气度上行,同时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性能不断的提高,出货量增加,多项业务协同作用之下,预计 2022-2024 年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营业收入分别是 11.5、12.8、14.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8%、11.8%、13.8%;随着高毛利率的工业机器人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上行,预计 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别是 28.9%、31.4%、32.4%。

  注塑机为重要的塑料机械,下游领域广泛,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2022 年通用自动化行业较为疲软,导致注塑机产品推广及销售没有到达预期;随着 2023 年制造业逐渐复苏,营收有望恢复迅速增加,并且随着规模效应的发挥,毛利率有望持续显著,预计 2022-2024 年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是 3.8、5.2、7.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3%、34.5%、36.1%;预计 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别是 32.9%、34.2%、36.1%。

  数控机床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军工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等因素拉动之下,未来三年数控机床行业将呈现快速地增长态势,公司产能扩张速度加快,有望缓解产能瓶颈问题,预计 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 2.1、4.3、5.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8.9%、106.3%、24.7%;预计 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别是 29.2%、31.8%、34.5%。

  选取注塑机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和机床行业的企业作为可比公司。由于公司业务包括智能能源和环境管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字控制机床四大板块,均属于智能制造装备,各业务有较强的的市场协同和技术协同性。我们最终选择埃斯顿、汇川技术、伊之密、科德数控作为可比公司。其中,

  1)埃斯顿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和运动控制产品,估值较高的原因是其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六轴机器人和 SCARA 机器人在国产品牌内位居前列,公司目前 SCARA 机器人已批量出货,六轴机器人具备生产能力,未来随技术研发不断突破,多关节机器人产量有望提升,因此埃斯顿与拓斯达具备可比性;

  2)汇川技术为工业自动化综合厂商,覆盖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SCARA 机器人出货量位居第一,公司的 SCARA 机器人出货量迅速增加,因此汇川技术与拓斯达具备可比性;

  3)伊之密为国内注塑机龙头,拓斯达为注塑机辅机领域龙头,并通过收购切入主机业务,随着行业周期上行,注塑机主机规模有望提升,因此伊之密与拓斯达具备可比性;

  4)科德数控为国产高端五轴数字控制机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估值较高主要系其具备五轴数字控制机床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较高技术壁垒和稀缺性,拓斯达的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已实现量产,与科德数控同属于数字控制机床领域的第一梯队,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出货量有望快速提升,因此拓斯达与科德数控具备可比性。

  考虑到公司作为工业自动化设备综合制造商,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端自主可控的背景之下将充分受益;公司的竞争优势显著,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目前外部环境存在疫情反复、物流受阻、国际环境复杂、原材料价格震荡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均可能会影响公司制作、投资扩产进度,导致相关制造业固定投资意愿减弱,影响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产线、注塑机、机床、绿能等通用制造业行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销售过程中有几率存在技术瓶颈、竞争、市场不景气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引起公司业绩增速不及预期。

  由于公司主要下业锂电、光伏、3C、新能源车&零部件等赛道为高景气、大空间的优质赛道,是设备厂商的必争之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厂商涌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或对公司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公司的项目类业务占比较高,形成了一定额度应收账款。尽管公司面向的客户信誉和财务情况良好,形成真实坏账的可能性极低,但如果回款不及时,公司报表层面将出于谨慎性考虑计提坏账准备,或导致公司净利润不及预期。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89%的人还浏览了以下内容: